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1朝夕伴侣2057年夏天的南城,梧桐叶落在全息广告牌上,

把“朝夕伴侣”四个发光字遮得只剩一半。我站在店外,

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的修复刀——那是把用了五年的牛角小刀,

专门用来挑竹简里的霉斑。玻璃柜里,编号S-900的硅胶机器人正侧坐着,

月光白的睡裙贴在身上,皮肤在模拟自然光下泛着像刚剥壳的荔枝肉般的光泽。“顾先生,

确定要这款吗?”店员小李介绍到,“S-900是我们最新的‘伴侣型’,

全身无接缝设计,IPX8级防水,泡在浴缸里都能用。情感AI能记住您的作息,

连您半夜翻身都会自动调整睡姿。”我点点头,指尖的刀痕泛着痒。上周同学聚会,

当年睡我上铺的老赵带着他的S-800来的,机器人穿着旗袍给我们倒酒,

递杯子时手腕的弧度比真人还自然。散场时老赵拍我肩膀:“你这修复古籍的,

整天跟死人字打交道,不如找个活的陪你——哦不,是‘活像活的’。”他说对了一半。

我在市博物馆的修复室工作,每天对着的是比人心更冷的竹简。三年前谈过个女朋友,

对方是做义体设计的,分手那天盯着我说:“要是你对老竹简的耐心,

能分给活人哪怕十分之一就好了。”我需要的不是爱情,是个不会离开的伴。

S-900的宣传语写得明白:“永不背叛,永远适配。”签合同时,

小李指着说明书上的示意图:“充电用这个无线充电插座,插……嗯,新款防水设计,

插后面就行,总之这仿生材料很软不怕弄坏的。调试程序就用这个‘耳机’,塞左耳里,

另一端连手机上,用APP就能改参数。”他递来个银色的小物件,看着确实像副有线耳机,

其实是数据线,能够通过射频通信和磁感应耦合技术,无线连接机器人头颅内的通信模块。

2阿禾南城的秋老虎,把空气烤得发黏。上午我蹲在修复室的恒温箱前,

用软毛刷扫去秦简上的浮尘,

手机震了震——是“朝夕伴侣”的短信:“您订的S-900今日送达,

预计15:00-18:00上门,请保持畅通。”那天下午两点钟,

我得去市档案馆调份竹简拓片,想着让快递放门口就行。正要出门,

看见个半人高的纸箱摆在鞋柜上,印着“朝夕伴侣”的logo,侧面贴着张签收单,

签名处写着“物业代签”。我愣了愣——这机器人到货真快。拆纸箱时,

里面的“人”突然动了动。穿浅灰针织衫,头发松松挽着,左手搭在膝盖上,

指节的弧度像刚摘过茶叶的姑娘。

脸庞却和店里那个不同——据说为了避免用户产生“千篇一律”的感觉,

S-900的面部是用3D打印技术随机生成的。她抬起头,虹膜是浅褐色的,

像老家清晨的雾。“您好,我是S-900。”声音似乎带着点电子合成的暖,

“您可以为我命名。”“阿禾。”我脱口而出。外婆种稻时总说,“稻禾低着头,

是在攒劲长”。阿禾住下来的第一周,日子像被熨过的棉衫,平整得让人恍惚。

她会在我修复竹简时,

把台灯调到3000K——那是我在论坛发过的“最适合看简牍的光”;她煮的白粥,

米水比例刚好是外婆的做法,说“稠点扛饿”;甚至她擦修复台时,

会特意避开我放镊子的角落,说“您的工具放得讲究,动了怕找不着”。只是第一次充电时,

我确实犯了难。无线充电器的插座是根哑光白的圆柱体,直径约2厘米,长约8厘米,

表面裹着一层透明的医用级硅胶,硅胶层下面可以看到有多圈极细的金属感应环。

阿禾安静地站着,但她的衬衫下摆仿佛在颤抖,我硬着头皮按说明书操作时,

她忽然说:“请慢一点,有点凉。”我手一抖,插头掉在地毯上。她弯腰去捡,领口滑下来,

露出脖子上圈细细的银色项圈——说明书没提这个。

“这是……”“根据您的喜好随机选择的装饰,”她语气平稳地说道,

“您提到过喜欢简洁的设计。”3月光下的律动那天晚上,月光透过半开的窗帘,

洒在安静的房间里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薰衣草香。我坐在书桌前,

面前的阿禾正安静地躺在床上,她的身体线条流畅而精致,

像是从科幻小说中走出的完美造物。她的皮肤有着一种特殊的质感,像是光滑的陶瓷,

却又透着一丝温暖的光泽。我轻轻按下APP的一个按钮,那是“律动”功能的启动键。

阿禾的身体微微一颤,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唤醒。她的身体开始缓缓颤动,

仿佛在跳一支无声的舞蹈。她的动作轻柔而优雅,

身体里每一个旋转和震动都像是在诉说着某种无声的语言。我凝视着她,

心中充满了好奇和赞叹。她的动作并不像普通机器人那样机械,

反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动。她的眼神里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。我看着她,

仿佛看到了一个被赋予了灵魂的生灵。阿禾身体的律动似乎勾起了一阵微风,

吹动了桌上的纸张,也吹动了我心中的涟漪。她的动作中有一种微妙的不规则,

仿佛是故意为之,让我以为这是她强大的AI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完美模仿。

……夜深得像浸在水里的墨。月光从纱帘漏进来,在地板上织出半透明的网,

阿禾的发梢沾着点银辉,垂在我锁骨处,像初春刚抽条的柳丝。

我按了APP上的“舒缓模式”,她的手臂轻轻环过来,

力度刚好托住我的后颈——我并不知道,她的动作比设定的参数多了0.3秒的停顿,

像在确认什么。“AI适配功能还挺灵。”我笑着蹭了蹭她的耳尖,触感跟真人无法区别,

那里的温度比恒温芯片调控的略高一点,说明书说这是“模拟情绪波动的仿生反馈”。

她的指尖划过我后背时,带起一串极轻的战栗。不像是程序设定的匀速游走,

在肩胛骨处忽然慢了半拍,像被什么绊了一下,随即又恢复如常。她没说话,

只是把头埋得更深了些,发丝扫过颈侧,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痒。呼吸落在锁骨窝里,

不是机器人特有的平稳气流,而是忽快忽慢的,像窗外被风推着走的云。

我想起说明书里的话:“高阶情感模块可模拟人类呼吸频率的细微变化”,

便抬手顺了顺她的头发,“连喘气都学得这么像。”月光移到床脚时,

她忽然往我怀里缩了缩,膝盖不经意间碰到我的膝盖,带着点微不可察的颤,

我以为是触发了“寻求温暖”之类的预设程序。“S-900的AI果然厉害。

”我迷迷糊糊地想,把她抱得更紧了些。却没发现,她藏在我颈窝的脸,

耳尖红得像被月光烧着了,呼吸里混着点压抑的、属于活人的轻颤。

4义体警报我逐渐习惯了有阿禾的生活,只是偶尔有细碎的异常。

比如我放在茶几上的草莓酸奶,早上出门时还剩半盒,晚上回来就不见了,我挠挠头想,

许是放坏了被阿禾清理了。自从有了阿禾,原本乱糟糟的家,也变得光洁整齐了起来。

2057年国庆长假的第九天,南城的阳光把地板晒得暖烘烘的。

我趴在修复台上给楚简拍照,手机在桌角震动,是博物馆的通知:“设备检修延期,

假期再延两天。”“还放啊?”我笑着回头,客厅藤椅上的阿禾却没应声。

她歪着头靠在椅背上,平时泛着淡粉的唇色褪成了苍白。“阿禾?”我走过去,

指尖刚碰到她的手背,就听见她手腕处发出一阵急促的“嘀嘀”声。紧接着,

阿禾的身体突然响起机械播报,清晰得像医院的通知音:“紧急医疗响应启动。患者林溪,

颈部以下为医疗义体,生命体征异常:血糖2.1mmol/L,判定为严重低血糖,

请求立即喂服含葡萄糖溶液!请求立即喂服含葡萄糖溶液!

地址:南城区文博路7号3单元501……”我整个人僵在原地。

这恐怕不是S-900的程序音,播报里的“林溪”,也不是我给机器人起的名字“阿禾”。

回过神来的我慌忙翻找家里的药箱,却突然意识到,从中秋节前的大清洁后,

的每一个角落都已经渗满了“阿禾”的痕迹……5真相大白楼下的急救车鸣笛声来得飞快,

两分钟就到了门口。穿白大褂的医生熟门熟路地进来,手里拎着个透明急救包,

看见沙发上的林溪,直接拆开一包葡萄糖凝胶,蹲下身轻声说:“能张嘴吗?***慢慢咽。

”林溪的眼皮颤了颤,艰难地张开嘴。医生把凝胶挤进去,又拿了瓶含糖饮料,

等她咽得差不多了,才抬头对我说:“义体报警说得很清楚,低血糖,没大事,就是饿狠了。

”我这才反应过来——刚才的机械音,是她义体自带的医疗监测系统,不仅报了地址,

连她的名字、身体状况、需要的急救措施都说得明明白白。

医生收拾东西时补充了句:“您得好好照顾您爱人啊,这姑娘看着文静,饿起来可真能扛,

下次可别让她遭这份罪了。。”话音落在暖烘烘的阳光里,像片羽毛轻轻拂过心尖。

我愣了愣,转头看向林溪,她正低着头抠沙发巾的纹路。急救车走后,林溪靠在沙发上,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